發布時間:2021-03-09 來源:汽車縱橫
2021年3月5日上午,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了《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經濟深度衰退等多重嚴重沖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頑強拼搏,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中國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國家,國內生產總值(GDP)突破100萬億元,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
2021年作為“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必然令人充滿期待。報告對2021年汽車產業提出了穩定增加消費、減稅降費等諸多發展方向,必將進一步提振汽車市場。3月5日下午,就報告對汽車行業發展所帶來相關影響的話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接受了《汽車縱橫》采訪。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付炳鋒
付炳鋒說,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汽車行業正處于轉型的關鍵期,我們一定要把握好“十四五”規劃的良好開局,依靠科技創新,抓住電動化和智能化融合發展所帶來的新的歷史機遇,相信2021年汽車市場發展必將再創新的輝煌。
“雙循環”助推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報告提出,2021年GDP增長目標是6%以上。為此,付炳鋒直言:“我們對今年汽車市場的發展更加堅定了信心!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的起點,我相信,經過過去兩年的調整,我國汽車產業將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p>
“去年底,我們曾預測今年汽車市場銷量增長4%。從今年GDP增長6%以上的目標來看,這個預測可能有些保守?!备侗h說,從2018年開始我國汽車產銷連續18個月下降,到2019年底市場呈現一定恢復跡象,當時行業普遍認為2020年會是觸底反彈的一年。但是,受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一時間汽車行業經營被按下了暫停鍵,正常的經營節奏被打亂,導致2020年初整個汽車行業充滿憂慮,甚至當時有人悲觀地預測全年產銷降幅可能超過20%。不過,“最后全年降幅在2%以內,遠好于預期?!?/p>
在付炳鋒看來,巨大的消費市場和積極的支持政策是推動汽車產業發展的兩大重要因素和必要條件。他說:“2020年汽車行業之所以在疫情嚴重影響下仍能實現不錯的發展,根本原因在于我國擁有巨大的內需市場并得到國家和地方政府積極的政策激勵?!比ツ?,國家部委和地方政府迅速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出臺了推動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力度前所未有,而且圍繞汽車市場精準施策,比如出臺了減稅降費等促進汽車消費的系列政策等。盡管同時面臨國際上不利因素的影響,但通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共同努力,汽車行業快速復工復產,從第二季度開始汽車產銷逐步恢復,充分展現出我國汽車產業所具有的強大韌性和巨大潛能。
今年的報告明確提出,要穩定增加汽車消費,推動汽車流通管理全流程改革,取消二手車交易不合理限制等。如果說2020年是站穩腳跟求生存,那么今年則是站穩腳跟繼續往前走。付炳鋒說:“穩定汽車消費,有利于汽車市場穩健發展,也有利于全面暢通汽車產業內循環,促進汽車產業全生命周期的規范化管理,營造出更加完善的消費環境。我相信,隨著今后系列相關配套支持政策的落地,將為汽車產業健康穩定發展提供更加強有力的保障?!彼J為,減稅降費對汽車工業的發展影響比較大,對企業轉型升級將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希望企業把這一政策收益更多地投入到創新和研發中,為汽車工業和國民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作為行業組織,2020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為促進汽車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據付炳鋒介紹,今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將繼續發揮行業發展引領作用。針對汽車產業發展所面臨的一些重點和難點問題,諸如產業鏈發展不協調、產業政策不協調和汽車智能化在標準法規方面制約比較突出等問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將聯合政府部門和相關國際組織共同推動行業發展,比如通過中國汽車論壇等行業平臺,與業界共同探討汽車產業發展之路,為行業發展構建新的產業生態。
報告提出,“十四五”期間我國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因此,付炳鋒強調,企業要把握好轉型的歷史機遇,及時看到新生態所帶來的顛覆性影響,適時做出調整,順應此輪產業結構調整,并創新發展?!拔蚁嘈?,汽車行業的骨干企業具備強大的研發能力,有實力的企業一定會有效整合好資源,推出更好的產品來滿足消費升級的需求,進而在此輪產業結構調整中站穩腳跟。所以,大家對此不必過于擔憂?!?/p>
另外,報告還提出,實施工業產品準入制度改革,推進汽車等行業生產準入管理,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等,最終汽車行業將全部取消限制。這些都將有利于推動汽車產業更快地發展。站在汽車行業全面放開的關鍵節點上,付炳鋒說:“我們應借助中國進一步開發的大環境,積極學習國外先進管理經驗,同時企業應積極抓住轉型升級機遇,在數字化轉型等方面加大投入,并把握好‘雙循環’發展大局,積極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緊握汽車產業發展脈動?!?/p>
強鏈補鏈關鍵在創新
2020年,我國自主汽車芯片在全球汽車芯片市場占比小于2.5%。汽車產業鏈安全問題引發業界憂慮。今年“兩會”,汽車芯片等“卡脖子”問題備受關注,代表委員建議國家制定車規級芯片的頂層設計路線,實現車規級芯片企業從外部到內部的動力轉換。一方面,主機廠和系統供應商共同推動,扶持重點芯片企業,幫助芯片企業解決技術門檻較低的車規級芯片國產化問題,提升其車規級國產化體系能力;另一方面,由芯片供應商推動,形成芯片供應商內生動力機制,解決技術門檻高的車規級芯片國產化問題。
去年10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舉辦了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以“構建安全可控汽車產業鏈”為主題,全面探討了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如何強鏈、補鏈的問題,受到業界廣泛關注和參與。此后2個月左右,汽車缺芯問題全面爆發,引發業界對汽車芯片等行業“卡脖子”技術的關注和憂慮。
芯片問題是長期形成的老問題,也受短期影響因素,只不過在這一時間點集中爆發?!斑^去,汽車行業對芯片問題重視度不夠,又受國際單邊主義、貿易摩擦尤其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導致芯片問題比較突出。要解決芯片等核心技術問題,關鍵是科技創新?!备侗h說,報告提出要加強科技創新,其實無論企業層面還是國家層面,都要運用市場化機制激勵創新并提升創新能力。強鏈補鏈需要政府和市場集體合力,尤其面對一些核心技術,國家要加大支持力度,幫助行業補足短板。當前全球經濟格局發生深度變化,國家已經積極采取了行動,相信不久的將來強鏈補鏈就會出成效。
付炳鋒說,對于缺芯等問題,去年下半年開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就展開研究,并及時向國家發改委等政府主管部門積極反映?,F在全行業已經認識到相關問題的嚴重性并給予高度重視,相信這一問題的解決不會花費太長時間。最近,行業管理部門和行業協會聯合組成了專項工作組,其中協會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叭毙締栴}是上游企業最先感知。我們預判,目前芯片短缺問題可能會影響今年第一、二季度部分企業的汽車產量。但從長期看,不會對我國汽車生產造成太大影響?!?/p>
我們還發現,最近幾年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開始逐漸走上“前臺”,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下,其作用更加凸顯,話語權也相應增強。為此,付炳鋒認為,這正是他們創新發展的結果?!皠撔率切袠I和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在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發展過程中,創新是第一位的,也是整車和零部件企業發展的重大機遇??萍紕撔率菑婃溠a鏈,最終解決產業鏈安全和‘卡脖子’技術問題的根本保障?!?/p>
另外,汽車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等也備受關注?!捌嚁祿踩悄壳氨容^關注的問題,其中重要一點是數據安全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比較欠缺,國家層面需要制訂相關法律法規,并與國際接軌。同時,還要采取一些技術控制手段。目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在與業內機構共同制訂相關標準,主要是進行跨境監管,以對數據可追溯性加強監管?!备侗h提醒說,“在大變局時代,汽車行業和企業都在向數字化轉型,消費向共享化轉型,因此將誕生新的業態和生態。企業要適應這些變化,及時進行戰略調整?!?/p>
新能源車將進入快速發展通道
報告還有一點令人意外,已連續7年被寫入其中的新能源汽車今年首度“缺席”。此次報告沒有單獨提及新能源汽車,但提及在消費端“增加停車場、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加快建設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這正是擴大市場消費的最有效措施。新能源汽車發展依然成為“兩會”汽車業代表委員的關注點。他們提出了促進新能源汽車加速普及、推廣應用車電分離模式等諸多建言。
我們發現,換電站已是第二年被政府工作報告提及。去年,換電站建設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今年的報告將原來的“建設充電樁”擴展為“增加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從市場現實來看,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首當其沖的問題是充換電等配套設施的不完善。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處于市場邊緣化狀態的動力電池回收今年被寫進報告。截至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連續6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計銷量超過550萬輛。從市場發展進程來看,首批電動車動力電池報廢潮即將到來,電池回收環節的規范化運作迫在眉睫。從政策層面來解決這些消費領域的基礎性發展問題,有利于保障新能源汽車健康持續發展。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6.6萬輛和136.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5%和10.9%,產銷量創歷史新高。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有望超過180萬輛。由此,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車將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
對于新能源汽車,在普及化發展過程中,遇到充換電、低溫狀態下電池續航里程縮短等問題也是必然和很自然的,這些問題通過技術創新等手段將被逐漸解決。付炳鋒說:“今年新能源汽車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這將促使汽車產業加快變革。去年上半年我們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有很大擔憂,甚至認為年銷量能達到100萬輛就不錯了,但下半年市場開始出現恢復性增長,最終全年產銷量均超過136萬輛,遠超我們的預期。經驗告訴我們,今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加快,我們對此沒有必要還抱疑惑?!笔聦嵣?,經過多年的市場培育,新能源汽車已經被消費者廣泛接受,這也為新能源汽車未來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了現實基礎。
對于業界關注度較高的車電分離等商業模式,付炳鋒說,目前車電分離主要是物理和價值上的分離,包含電池和整車的物理分離,也包含電池資產和整車資產的價值分離,這兩者現在都有所推進。物理分離主要面臨的是動力電池標準的統一問題,目前包括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在內的行業組織和企業正在積極推進;在電池和整車資產分離方面,相關主管部門已經允許開兩張發票,同時不少風投資本也對其表現出很大積極性?!澳壳爸袊嚬I協會正在與資本機構、電池企業和整車企業探索電池銀行的商業實踐,同時在編制換電標準,以促進標準的兼容性。相信車電分離原來沒有被大面積推廣的問題會逐步得到解決?!?/p>
報告還首次提到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碳排放交易市場”。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在汽車行業,隨著“雙積分”要求不斷提升,缺少新能源汽車正積分的企業將不得不轉向交易市場購買積分,由此將催生一個改變行業格局的新市場。去年國家提出了碳達峰和碳中和的時間表,此次報告把其作為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今年“兩會”,汽車業代表委員對氫能和氫燃料電池、鋰電池等動力電池發展也非常關注,提出了許多提案和建議。
“汽車作為能源消耗大戶,行業必然肩負著降低碳排放的責任。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從去年開始牽頭啟動了這一研究,希望能對企業碳達峰有所幫助?!备侗h說,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綠氫等新能源,積極有序發展核電,并實施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專項政策,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將有利于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在他看來,燃料電池是終極目標,盡管目前它離產業化發展還有距離。目前圍繞適應區域開展的新一輪示范區建設已經拉開序幕。相信未來氫能技術會有所突破,并為碳達峰作出積極貢獻。
眾所周知,去年國內汽車市場增長超預期。那么,2021年國內汽車市場又有哪些可能超預期的事情發生呢?采訪最后,付炳鋒預判,電動汽車市場和自主品牌頭部企業的市場表現有可能超預期。我們期待今年中國汽車市場再創佳績。